李俊才医生,从医数多年,对于肌营养不良问题,在他的诊疗过程中,一向秉持一个理念:
能通过中医中药调理,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,就绝不轻易让患者依赖西药对症控制。能通过针灸、推拿等外治法配合内服中药,就尽量避免过度依赖激素或手术干预。
我们知道,常见的西药如糖皮质激素、营养神经药物等,在延缓肌力退化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,尤其是在患者肌无力明显、行动困难时,能暂时改善症状,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,这一点毋庸置疑。
但令人遗憾的是,长期依赖西药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肌营养不良的发病机制。西药往往只能暂时缓解症状,无法阻止肌肉进行性萎缩,且长期服用可能出现骨质疏松、免疫力下降、代谢紊乱等不良反应。
尤其对于青少年患者,他们正处于生长发育期,长期服用激素可能影响骨骼生长,甚至导致激素依赖,给他们的生活带来诸多困扰。
表面上肌力似乎有所维持,但肌肉的营养代谢和神经支配并未得到根本改善,后续病情仍可能缓慢进展。
展开剩余71%那我们中医在治疗肌营养不良方面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,下面通过一则门诊案例具体给大家讲一讲。
门诊案例:脾肾两虚型肌营养不良
患者情况:
男性,15岁,近两年逐渐出现双下肢无力、行走困难,上下楼梯需扶扶手,蹲起费力。曾就诊于西医院,经肌电图和基因检测诊断为进行性肌营养不良(Duchenne型),医生建议服用激素治疗,但家长担心长期副作用,遂寻求中医调理。
初诊表现:
行走缓慢,步态不稳,小腿肌肉假性肥大(脂肪堆积)
容易疲劳,稍活动即气短乏力
舌淡胖、边有齿痕,脉沉细弱
食欲一般,大便偏软
中医辨证: 脾肾两虚,气血不足,肌肉失养
治疗思路:
中医认为,“脾主肌肉,肾主骨生髓”,肌营养不良的核心病机在于脾肾亏虚,气血生化不足,肌肉失于濡养。因此,治疗需健脾益气、补肾强筋、活血通络。
处方:黄芪、党参、白术、茯苓、熟地黄、山茱萸、怀牛膝、杜仲、当归、鸡血藤、桂枝、炙甘草
(注意:个人案例,仅供参考。中医讲究“辨证施治,一人一方”,若需用药一定要在专业大夫辨证下使用,切勿私自服用)
方解:
黄芪、党参、白术、茯苓 → 健脾益气,增强气血生化之源
熟地黄、山茱萸、杜仲 → 补肾填精,强健筋骨
怀牛膝、鸡血藤、当归 → 活血通络,改善肌肉微循环
桂枝、炙甘草 → 温通经脉,促进气血运行
治疗效果:
经过三个月的中药调理,配合适度康复训练,患者下肢力量较前增强,行走耐力提高,疲劳感减轻。复诊时,舌象较前红润,脉象较前有力。家长反馈,孩子日常活动能力有所改善,精神状态好转。
后续建议:
继续中药调理,根据体质变化调整方剂
适度运动(如水中康复训练),避免肌肉废用性萎缩
饮食调养,增加优质蛋白(如鱼肉、豆类),避免肥甘厚腻
发布于:北京市股票配资开户炒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